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1 09:36:00
“我们公司主要是给澳门各大酒店供蔬菜的,和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合作多年,这里蔬菜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有机质,养分足、口感佳、色泽鲜、品质优,特别是高山有机菜,受到食客的一致好评。”近日,在太白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前来考察订货的广东客商黎女士,分享了与太白县蔬菜企业的合作心得。从海拔1550米的秦岭山区,到2000公里外的粤港澳大湾区餐桌,太白高山蔬菜正是凭借这样的“金字招牌”,不仅成为大湾区居民青睐的“绿色美味”,更撑起了当地百姓的“致富伞”。
作为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太白县县域平均海拔1000多米,县城所在地海拔1543米。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坐落于海拔1550米处,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8.1℃,加之93.36%的森林覆盖率,洁净的水质、充沛的日照,构成了蔬菜生长的“黄金适生区”,让这里素有“秦岭绿色大菜园”的美誉。据了解,太白县年产出高山蔬菜48万吨,产值突破5亿元,其中年直供港澳蔬菜1800吨,“太白高山蔬菜”区域公用品牌享誉全国,“太白甘蓝”更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截至目前,当地高山蔬菜品种已扩大至28类390多种,“两品一标”认证累计达93个,先后荣获“中国绿色生态蔬菜十强县”“全国第五批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等殊荣。
“看,这是我们即将供西安盒马的鲜生菜,看它的品质多好。”太白县绿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艾科平拿着包装好的水果黄瓜对记者说。从名优特新农产品认证到国家级示范社荣誉,绿蕾农业不仅让太白高山蔬菜占领高端市场,更以有机化战略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顶端攀登,成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成立于2014年3月的绿蕾农业,拥有3个种植基地,总面积达1500余亩,配备138座钢构大棚、20座日光温室,以及1200㎡的预冷加工包装车间、800㎡的农资器械仓库,35台(套)农机和包装加工设备一应俱全。区别于常规的蔬菜生产,绿蕾农业广泛采用漂浮育苗、机械耕作、水肥灌溉、绿色防控、智慧管理,全面提升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还可以实现质量溯源。公司种植的西葫芦、花椰菜、白菜、生菜、甘蓝通过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去年,公司种植的白菜和生菜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同时,绿蕾农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经营好自有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订单蔬菜6000余亩,示范带动全县蔬菜种植,带动周边村民100多人就业。艾科平说:“以后,我们会将有机蔬菜作为主攻方向,加大有机蔬菜的种植面积,使太白菜朝更高端的方向发展。”
科技是绿蕾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公司装备互联网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系统和数字农业智慧化管理系统,广泛采用漂浮育苗、机械耕作、绿色防控、质量溯源等技术,实现“三季播种、四季收获”。其种植的西葫芦、花椰菜、白菜等,不仅获得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还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大白菜和生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拐里基地更拿到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凭借过硬品质,绿蕾农业注册“太白艾菜”“绿蕾”商标,开发出超市净菜、预制净菜、沙拉菜等产品,成为太白县直供港澳的最大生产供应商。目前,其产品不仅长年供应盒马鲜生、麦德龙、麦当劳、肯德基等高端商超与餐饮品牌,还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拓展线上市场,所有产品均贴有注册商标和合格证,实现质量可追溯,年产新鲜蔬菜2600多吨,产值达1200万元。
筑牢产业链根基,破解发展瓶颈。太白县以“稳规模、提质量、强主体”为抓手,加快高山蔬菜产业链升级增效。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动传统蔬菜向高端精细菜转变;扩大直播、商超合作等宣传销售渠道;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设施蔬菜,提升品质可控性;推广新农机降低成本,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延长链条;推进整县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育与高校合作。2025年,太白县已成功举办全国结球类蔬菜收获装备年度演示会、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太白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大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10万亩高山蔬菜为太白县带来年均5亿元的产值,农村人均蔬菜收入1.2万元,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从秦岭深山到粤港澳大湾区,太白高山蔬菜不仅跨越山海传递美味,更以全产业链发展的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记者 杨东世)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