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虎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匠心密码】用十三年的坚守成就“最好技工”——记2025年沈阳工匠付井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07:25:00    

2024年11月15日,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颁奖台上,来自航天新光特种加工车间的选手付井明获得了电工组金奖。从一名普通的机修工,到站在全国技能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上,他用十三年的坚守、学习、钻研、创新,实现了“当最好技工”的最初梦想。

工匠金句

人生的追求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向前。相信有拼尽全力的勇气和决心,我们就能够不留遗憾地走上成功的道路。

——付井明

“做最好技工”是他的梦想

初见付井明,你很难想象,这般瘦弱的身躯内会迸发出如此大的能量。每天早上,付井明都是第一个来到单位,换上工装后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上个月,他跟工友们一起完成了一项数据采集系统的调试维护工作,目前正在为即将开始的一项车床调试项目做前期准备。“有时白天在工作现场解决各种问题,晚上回家还要编程、调试电器,一忙就忙到后半夜。”付井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辛苦,他总是忙并快乐着。

时光回溯到13年前,那时刚毕业的付井明入厂后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付井明不断努力学习技术。他深信“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特点,你了解了它,自然就能找到问题所在。”很多时候,为了弄懂一个设备技术问题,付井明会加班到深夜。

机缘巧合之下,付井明接触到电气自动化专业,瞬间激起他的兴趣。那时,他白天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晚上自学软件编程和三维建模,通过努力练就了电气自动化的基本功。另外,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数控机床、电子束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设备操作技能。

工作这么多年,付井明始终记得刚入职时师傅对他说的一句话:“不轻视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放过每一个问题,干一行就要钻一行!”从工作那天起,“做最好技工”便是他追求的目标。“工作这些年,我接触过车间里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零件,熟知每台设备的运行原理,把它们当成了‘朋友’。我想,这便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在。我们每个青年人都应该在工作中沉淀自己、打磨自己、超越自己!”付井明说。

钻研与历练成就最好的自己

日常工作中,他的认真是全公司出了名的。说到付井明的认真劲儿,工友兼徒弟王云鹏体会深刻。“师傅常说‘质量没有差不多,更没有下不为例,要做就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在王云鹏的眼中,无论是工作中攻克难题,还是技术大赛中努力拼搏,付井明都是全力以赴,百分百投入其中。

几年间,付井明参加了多次职业技能比赛并屡创佳绩,先后获得过沈阳市职业技能大赛冠军、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金牌,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金奖。为了参加比赛,他曾连续多月不回家,吃住都在培训现场,不厌其烦地重复相应的操作,绞尽脑汁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一分一秒的压缩操作时间,让手中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他会利用培训和工作的间歇,反复背诵理论题,将上千道题库中的理论题刻在脑子里。

默默钻研与勤学苦练所带给他的深厚积淀,让他在大赛的比拼中屡战屡胜。在去年的“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付井明以超强的毅力和稳定的发挥,顺利完成了比赛规定操作,以“零失误”夺得第一名,成为中国航天科工唯一“振兴杯”金奖获得者。

从市赛冠军到全国金奖,赛场上的历练让付井明成就最好的自己,成为中国航天科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标杆。

刻画新时代青年技工最美模样

这些年,付井明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坚持以设备保障为中心,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职业技能,默默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奉献着力量。

2019年,车间自动绕簧机数据丢失,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恰逢当时正在赶制某型号任务,生产周期非常紧张,付井明用自学的知识尝试维修设备,制定维修方案,一次性解决了问题,使设备正常运行。

2020年,正值公司大批量生产的关键时期,某钢制气瓶表面清理问题成为“拦路虎”,采购新设备成本高且定制周期长,无法满足时间需求。付井明和同事成立攻关小组,决心自制设备,啃下这块“硬骨头”。白天他们忙着手头的工作,晚上聚在一起搞“头脑风暴”,回家后付井明还要继续验证电气控制合理性。那时,他连续一个多月每天工作16个小时,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最终研制成功,节省成本近百万元,生产效率提高了6-7倍。

从当初的“小白”成长为复合型中坚力量,付井明用勤奋和汗水刻画出新时代青年技工最美的模样——由衷热爱、无限忠诚、不懈追求、勇敢担当!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晓婷 摄影:王雁 视频:钟俊东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