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4:37:00
【来源:益阳市人民政府网_部门动态】
益阳市实验小学的男孩子喜欢跳竹竿舞。
滚铁环游戏不仅有趣,还能锻炼孩子们的平衡能力。
下课铃一响,学生们第一时间抢占乒乓球台。
课间,孩子们排队等候玩游戏。
资阳区东门口小学排球空中飞,处处洋溢着大课间的欢乐。
资阳区汽车路小学利用有限的场地开展课间趣味游戏。
赫山区秀峰路学校独创的羽毛球操。
每个学校都有的大课间篮球项目很受学生欢迎。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首日,义务教育学校迎来两项重要变革:每日开设固定体育课,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这项被称为“阳光体育”的改革,重构校园时间生态,破解“寂静课间”痼疾,让运动场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舞台。
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各校需通过“基础课时+弹性课时”模式保障学生每日中高强度锻炼1小时,叠加15分钟课间活动后,综合运动时长突破2小时。秀峰路学校通过微调作息表(午休推迟10分钟),实现教学秩序平稳过渡;梓山湖学校新增特色体育课,低年级设置趣味游戏,高年级开展花样跳绳等特色项目。益阳市实验学校将大课间升级为“文体综合体”,武术方阵与舞蹈方阵交相辉映,学生参与率达100%。“现在课间能和同学开展足球对抗赛,比待在教室里有意思多了。”资阳区东门口小学五年级学生石浩然在绿茵场上奔跑的身影,正是这场改革的生动缩影。益师附小推出的“微运动”计划,让跳绳、螃蟹赛跑等轻量化活动成为课间新时尚;资阳区学门口学校将课间游戏细化为摸高区、投掷区等主题空间,学生可自主选择参与“萝卜蹲”“跳跳蛙”等创意项目。
为保障改革落地,市教育局启动“阳光课间”计划,投入专项资金购置体育器材,建立“教师全员值守+体育教师分区指导”的安全责任网格。桃江县石门小学校长陈胜谦带头参与课间活动,将操场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通过教室、走廊、操场三区联动管理,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教育部门还采取“云监控+实地查”双轨制,线上巡查课表执行情况,线下组织家长参与监督,全市体育课落实达标率提升至98.7%。“课间休息时,当跳绳翻飞声取代粉笔摩擦声,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模样。”梓山湖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通过集体备课优化教学环节,既保障教学质量又腾出完整课间。
记者手记:
从“圈养式课间”到“活力大课间”,这场教育改革不仅带来时间表的调整,更折射出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的决心。当清脆的下课铃声与欢腾的运动身影共振,昭示着教育正在回归“健康第一”的本质追求。正如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人所言:“我们正将体育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让每个课间都成为滋养身心的‘光合作用’时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