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5:45:00
清晨,城市尚未苏醒,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卡口已灯火通明。满载货物的重型卡车鱼贯而入,“嘀嗒”一声轻响,电子关锁蓝光闪烁,车牌、箱号、重量等信息瞬间被“数智综保”系统精准捕获,抬杆放行全程仅需30秒。“以前高峰期排队动辄一两小时,现在‘刷脸’就走,‘秒过’成了新常态!”司机师傅感慨。昼夜不息的高效物流与全球产业的无缝衔接,成都高新综保区跑出开放加速度。
最新数据显示,
2025年1—5月,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
实现进出口总额2180亿元(含双流园区),
同比增长14.9%,
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0.6%。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维修、保税研发于一身,吸引聚集了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富士康、莫仕连接器等高端制造企业,拥有1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6座封装测试厂,与成都市域内数百家IC设计企业相互关联,已经形成由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也是全球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12月,成都高新综保区入驻企业47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2024年成都高新综保区(含双流园区)实现进出口值5021亿元,同比增长23.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8.0%,进出口规模连续7年在全国综保区序列名列前茅,连续6年位列第一。
亮眼的成绩是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不断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是企业获得感的有力印证。近年来,成都高新综保区与海关协同发力,精准解决通关时效、物流成本等核心痛点超15项,企业满意度持续攀升,“高新服务”的温度与效能转化为发展的加速度。
不断创新举措,提升通关便利
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
“同企跨片”通关模式>>
走进“同企跨片”的作业现场,满载货物的货车正凭借智能电子锁自由穿梭于区内不同区域,卫星定位轨迹在后台清晰可循。这项全国首创的模式,让企业跨片成本归零,通关时间压缩90%,货物调拨从此告别“翻山越岭”。
同时,成都高新综保区还结合关务系统规范“一票多车"具体流程,解决了一个报关单对应多个通关车辆单的车辆进出区需要编为车队、统一等候和进出卡口的问题。
同企跨片
此外,成都高新综保区的“数智综保”系统,通过强大的信息采集能力和自动计算能力,实现了对企业报关信息的实时掌握和精准分析。
数智综保系统
“集中查检”监管模式>>
成都高新综保区内的“集中查检”场站,是终结“货等人”困局的关键性场景,海关关员集约化处理着来自不同区域企业的待验货箱,“7x24小时”预约机制确保“随到随检随放”。这项全省首创的举措,已惠及综保区内外300余家企业。
通关从5天缩至1天内,验放时效普遍提升80%以上,物流成本直降三成!
——西门子关务负责人
集中查检
“区内直转”模式>>
而在新昊运保税仓库,一场静默革命正悄然上演——保税料件在WMS系统指令下,仅用15分钟便完成状态切换、直达非保税区。“海关把政策变成了‘真金白银’!”企业负责人的赞叹,道出“区内直转”模式直击痛点的价值:货物告别“出区再进”的折腾,数据跑路彻底替代了货物跑腿。
货物直接转入非保税库
此外,针对重大项目设备运行调试需求,成都高新综保区还创新引入寄售维修型保税仓新业态,创新“分送集报货物自主备案”“前置分送集报货物集中检验”等措施,实现保税货物7×24小时即到、即备、即走,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
一直以来,成都高新综保区聚焦企业关切,推动“集中查检”“区内直转”等成熟模式深化扩面,探索更多前沿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举措;全面推进园区商业配套升级计划,便利店、咖啡厅等生活设施加速落地,打造宜业宜居的国际化园区环境;持续完善AEO高级认证企业培育机制,助力更多企业拿到全球贸易“绿色通行证”;全力支持维修检测、物流分拨等业态做大规模、提升能级;积极吸引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和项目入驻,丰富园区产业生态,增强发展后劲和韧性。
审批放行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聚焦‘一芯一屏’,兼顾智能终端等应用领域,坚持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和数智综保建设,不断提升通关便利,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区内企业可以在保税状态下开展加工制造、研发、检测维修、物流配送、仓储、中转、商品展示等多项业务,积极促进区内企业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进解优促’‘立园满园’等重大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改革措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相关负责人
原标题:突破2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