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21:3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董柏生
7月19日下午,骄阳似火,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人头攒动、车流如织。“每天有一万多人来丹河峡谷嬉水避暑,去年我们引进客商,开发了相关文旅项目,不仅丰富了旅游业态,还增加了群众和集体收入。”九渡村党支部书记刘桂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常平乡是沁阳市唯一的全山区乡,所辖12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地势不平、交通不便、农作物靠天收,贫穷落后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虽地处山区,但常平乡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羊肠坂、太行陉窑头段,是古代太行陉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山清水秀的“丹河十景”风光,文化厚重的九渡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常平阻击战遗址等丰富的文旅资源以及20多种矿产资源,都是宝藏般的存在。
常平人不甘守着宝藏“讨饭吃”,近年来,这里的干部群众不走“平常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和文旅产业,顺利脱贫,2020年被认定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焦作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行动,推进‘景区焕新’和业态培育工程,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让我们感到特别振奋。”在九渡村检查指导防汛备汛工作的常平乡党委书记王素平说。
在张老湾村,党支部书记卫清斌正与驻村干部在“三湾时光院”的酸枣芽工坊内探讨如何加强与外部合作,扩大特蜜薯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提升酸枣叶嫩芽茶的产量品质。
“乡里按照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的思路,将我们张老湾、前和湾、后和湾三个村成立‘三湾’文旅党总支,抱团发展林下经济和文化旅游,是个好思路。乡里每年秋冬之交举办的山货集市,俺们连续两年举办的特蜜薯品鉴活动,效果都可好。肩挑背扛下山卖山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游客打电话找上门要我们的酸枣叶嫩芽茶等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手拿着已经开始变现的酸枣叶嫩芽茶,卫清斌有些爱不释手。
窑头村党支部书记杨涛也没闲着,这些天,他带着村干部重新勘察了辖区现存的太行陉古坂道、厘金所、车马店、关帝庙及戏楼、寨门等10余处历史文化遗迹,研究进一步保护措施,为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好佐证。
“万里茶道是继古代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沁阳是万里茶道由平原陆路转为山地陆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将努力保护好文化遗迹,借助万里茶道的品牌效应和太行陉沁阳段联合申遗的影响力、传播力,挖掘利用好辖区的自然人文资源,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擦亮‘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的金字招牌,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常平。”王素平言语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