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5:50:00
极目新闻通讯员 潘庆芳 郑绪岚 胡燕
5月的湖北荆襄古道,石楠花沿山脊铺成雪线。在331省道塘坪村路段,56岁的荆门市东宝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栗溪公路管理站站长韩士法,身着橘红色工作服,正与暴雨后滚落的巨石“较劲”。这是他在大山褶皱里书写“养路心得”的第36个年头。日前,韩士法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韩士法清理公路落石
韩士法出生于栗溪镇的一个小山村。蜿蜒5公里的泥泞山路,是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每次暴雨冲毁路基,村里几个月都见不到一辆车,山货出山更是希望渺茫。这让年少的韩士法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我要让山里人能走出去,让好东西能运进来!”
1989年,栗溪公路管理站招收养护工,这个20岁的青年毅然抓住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手握铁锹的第一天,他便许下“要让山里人有好路走”的承诺。1999年,韩士法肩负起东宝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栗溪公路管理站站长的重任,以站为家,兢兢业业守护着这条公路。
“养路就像养孩子,得用心琢磨。”在韩士法的“琢磨”里,藏着一股子甘于吃苦的工匠精神。从公路“小白”到能“望闻问切”的“公路医生”,他精通治理各类“公路病害”,甚至在心里绘制了一幅《公路病害图谱》。“划线要直如尺,挖盒要方如矩,清底要净如镜。”他常念叨。
为了解决路面经常出现的沉陷、拥包、松散等问题,韩士法经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成功探索出了一套补油作业新工艺,根治了路面推移的难题。为了节约成本,他还创造性地发明了“油锅巴”废物利用的办法,用来填补坑槽和硬沉陷。
夏冬两季是最让养护工操心的季节。“看到天阴沉,心也跟着沉。”韩士法说。每遇恶劣天气,山体就容易出现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巨石时不时就会落下成为“拦路虎”,影响过往车辆的通行。36年来,他已记不清多少次在深夜的暴风雨中清障,在寒冬里破冰。“遇到自然灾害,只能先保通再保畅,养路工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过往车辆通行,再保证路面干净、整洁。”韩士法说。
如今,331省道已完成改造升级,栗溪镇至仙居乡车程缩短40%。栗溪镇的香菇、土蜂蜜通过平坦的公路销往全国各地,旅游业也因交通出行环境持续改善而日渐兴旺。“看到乡亲们日子好起来,就知道当初的选择没有错。”韩士法说。
有人问他:“一辈子守着山路,值吗?”他弯腰捡起一块碎石说:“你看这石头,单看不起眼,可铺成路就能驮起千钧重。我啊,就是大山里的铺路石。”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